拼音:jìn hù
字?jǐn)?shù):2字詞語
搢笏的意思:
(一)、亦作“搢忽”。插笏。古代君臣朝見時均執(zhí)笏,用以記事備忘,不用時插于腰帶上?!斗Y梁傳·僖公三年》:“陽穀 之會,桓公 委端搢笏而朝諸侯?!狈秾?注:“搢,插也。笏,所以記事也?!薄赌印す稀罚骸肮献?戴章甫,搢忽,儒服,而以見 子墨子?!碑呫?校注:“忽即笏字?!薄赌绿熳觽鳌肪硪唬骸疤熳哟蠓?,冕褘帗帶,搢曶夾佩,奉璧南面立于寒下?!鼻?吳偉業(yè)《吳門遇劉雪舫》詩:“新樂 初受封,搢笏登天廷?!?br />(二)、引申指朝見。明 董谷《碧里雜存·寶志公》:“圣祖 異焉,勅建 靈谷寺 ……命太常歲祭,行搢笏之禮焉。”搢笏的解釋:
(一)、亦作“ 搢忽 ”。插笏。古代君臣朝見時均執(zhí)笏,用以記事備忘,不用時插于腰帶上。
《穀梁傳·僖公三年》:“ 陽穀 之會, 桓公 委端搢笏而朝諸侯?!?范寧 注:“搢,插也。笏,所以記事也。”《墨子·公孟》:“ 公孟子 戴章甫,搢忽,儒服,而以見 子墨子 ?!?畢沅 校注:“忽即笏字?!薄赌绿熳觽鳌肪硪唬骸疤熳哟蠓?,冕褘帗帶,搢曶夾佩,奉璧南面立于寒下?!?清 吳偉業(yè) 《吳門遇劉雪舫》詩:“ 新樂 初受封,搢笏登天廷?!?/p>
(二)、引申指朝見。
明 董谷 《碧里雜存·寶志公》:“ 圣祖 異焉,勅建 靈谷寺 ……命太常歲祭,行搢笏之禮焉?!?/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