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作文一年級作文二年級作文三年級作文四年級作文五年級作文六年級作文初中作文初一作文初二作文初三作文高中作文高一作文高二作文高三作文中考作文高考作文50字作文100字作文150字作文200字作文250字作文300字作文350字作文400字作文450字作文500字作文550字作文600字作文650字作文700字作文750字作文800字作文900字作文1000字作文1500字作文2000字作文3000字作文4000字作文5000字作文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看圖作文讀后感觀后感散文詩歌日記周記書信演講稿筆記寫人作文寫事作文寫物作文
魯迅的故事作文1000字(精選6篇)
魯迅的故事作文1000字 第一篇
獨自在家,輕伏桌前,開一盞燈,灑一縷光,靜靜地,沿著桌沿,灑進心里,打開一本好書,也便靜靜享受。
眼前的這本書是《品中國文人》,雖早已買了這本書,卻仍沒有機會翻看,今天也便輕輕打開一品其中之味。翻開目錄,便第一眼看到了魯迅,魯迅先生(1881—1936),找到頁碼,走進去品味。書中道:魯迅先生的書有毒,魯迅先生的書有劇毒。
魯迅先生喜歡坐汽車看電影,煙癮大,時常把好煙留給朋友,自己抽廉價的品海牌香煙。魯迅先生中年得子,滿是慈祥。魯迅先生的笑聲是明朗的,是從心里歡喜的,若有人說了什么可笑的話,魯迅先生笑得連煙卷都拿不住了。但魯迅先生沉痛的時候,卻是一沉到底。
魯迅先生的文筆下塑造了一個又一個悲慘的形象,有孔乙己的無奈心酸;閏土的蒼涼冷寂;祥林嫂的悲慘難耐······種種都蘊含了那時的社會,那時人物的無奈、無助。魯迅筆下的人物總是給人一種無奈,他筆下的人物有苦難卻又隱隱透出凄涼的社會。
魯迅十三歲時便遭遇生活的不幸,家庭的變遷,祖父犯科場案被送進了xxx,而父親也被氣病,父親最終死于庸醫(yī)手中,家境每況愈下,那時的魯迅便立志學醫(yī),去解救更多人,但是日本求醫(yī)途中,遭遇的種種讓他受盡了奚落,讓他感到了精神的麻木,便棄醫(yī)從文。告別了讓他在日本感受到溫暖的藤野先生,魯迅先生很少會敬佩他人,但對于藤野先生,他則是由心而去敬佩,去贊揚,讓他在異國感受到一絲精神的慰藉?!奥仿湫捱h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唯有針對苦苦求索之人,方有路漫漫其修遠。魯迅先生對路想的很深,世上本無路,走的人多了,便有了路。魯迅先生的深解,也便造就了他一生的不凡。魯迅先生后來病了,醫(yī)生說他應該休息,可是他卻不這么想,他不但沒有休息,并且做的更多了,想的也更多了,要做的事非要立刻就去做不可,偉人的犟脾子,可真是硬到了骨子里。
魯迅的一生偉大卻不凡苦難,他為民族奮斗,也因此受到了民族的永久禮贊。
如今,想想我們的生活,我們的社會,似乎也缺乏這一份犟,缺乏這一份堅韌,太多 的人沉迷于現(xiàn)在繁華的社會,太多的人陷于現(xiàn)實的迷茫,或許也正缺乏這一份堅韌與拼搏。如今的我們,堪稱社會的花朵,祖國的未來,祖國需要我們這一代,也需要我們的這一份韌勁,我們需要讓社會認識到我們的拼搏的力量。
前方路漫漫,而我們也需要如魯迅般犟,去愛生活,愛文學,在文學之路上越走越遠,在生活的路上越來越拼。
魯迅的故事作文1000字 第二篇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标懹卧谠娭腥缡钦f。
煙雨朦朧,細雨如絲。清明總是使人感到憂傷,已故的前輩,你在那個世界是否安好?那一張張冥幣寄托著我們的思念,愿風兒可以將它們送到你的國度。一杯濁酒,灑向地面,期盼著你可以在嘗嘗當年的味道,或是辛辣?亦或是苦澀?一抔黃土,隔卻幾代人的相思;一張冥紙,寄托一個世紀的情緣;一杯濁酒,承載我們對你的敬仰。我雖未與你見過,但,透過你的作品,卻讓我讀懂了你。
一部《狂人日記》,凝聚了你從童年時起到那時為止的全部痛苦的人生體驗和對于中華民族現(xiàn)代命運的全部痛苦思索。它通過“狂人”之口,把幾千年的中國封建專制的歷史痛斥為“吃人”的歷史,向沉滯落后的中國社會發(fā)出了“從來如此,便對么?”的嚴厲質問,大聲疾呼:“救救孩子!”。你目光集中到社會最底層,了解底層人民的日常生活狀況和精神狀況。你曾說:“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態(tài)社會的不幸的人們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療救的注意?!蹦汴P注孔乙己、阿Q、楊二嫂這樣一些最普通人的最普通的悲劇命運。這些人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最需要周圍人的同情和憐憫、關心和愛護,但在缺乏真誠愛心的當時的中國社會中,人們給予他們的卻是侮辱和歧視,冷漠和冷酷。魯迅對他們的態(tài)度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魯迅愛他們,但希望他們覺悟,希望他們能夠自立、自主、自強,擁有做人原則。 “冷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背蔀槟阋簧膶懻眨銗墼鞣置?。一支筆桿屠盡舊中國的奸佞;你為勞苦大眾,甘心拋頭顱,灑熱血,滿腔熱忱為人民!“吃的是草,擠出的是奶”這種無私的奉獻精神正不是你無怨無悔的付出,不求回報的最好表達嗎?你親眼目睹了許多人麻木不仁,也曾想學醫(yī)救人,但后來明白了,即使一個人的體魄如何強健,沒有靈魂,依舊是“行尸走肉”,精神上的麻木比身體上的虛弱更加可怕。要改變中華民族在世界上的悲劇命運,首要的是改變所有中國人的精神,而善于改變中國人的精神的,則首先是文學和藝術。于是棄醫(yī)從文,你的慷慨激昂的文字拯救了千千萬萬人的靈魂,喚醒了中國人民奮起保家為國。多么希望近距離的看看你,看看那親切而又嚴謹?shù)拿纨嬒拢[藏著的,到底是怎樣一個高尚的靈魂??!
感受著你對中華民族的憂慮,感受著你對中國前途的擔憂,感受著你對青年人的期盼。魯迅先生,請您放心,我們這一代人一定挑起歷史的重擔,我們一定不負眾望,擔當責任,振興中國!清風拂起,細雨未息,清明時節(jié),憶起往昔。我想用您懷念阿長的話表達對您的敬意:“愿仁慈的地母啊,永安他的靈魂!”
魯迅的故事作文1000字 第三篇
經過了幾小時的車程,我們終于來到了魯迅故里。
充滿著濃郁江南水鄉(xiāng)風情的大幅浮雕上,“魯迅故里”四個大字蒼勁有力。頓時,一個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的形象在眼前浮現(xiàn)出來。
走進街巷,隨著擁擠的人流,我們來到了魯迅紀念館。這是一個古色古香,又不缺乏現(xiàn)代氣息的建筑?!敖B興魯迅紀念館”幾個字在陽光下熠熠生輝。走進大門,一眼就看到了魯迅青銅像,它比真人還高大,坐在一把扶手椅上,左手抱右手肘,右手搭在扶手上,表情嚴肅而不失親切,深深的眼袋,似乎是他憂國憂民的證明;他仰望天空,好像是盼望祖國的明天更加美好?!皺M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幾個瀟灑的金字寫在了銅像旁邊的墻壁上,是魯迅一生的寫照。在館內繼續(xù)參觀,我們了解到了魯迅坎坷的一生:由一個封建士大夫大家庭的長房長孫,變成了一個破落戶子弟。家庭所遭受的一系列重大變故,使少年魯迅飽受人間冷暖、世態(tài)炎涼,認識到封建社會的腐朽和沒落。1902年,魯迅赴日留學,學習醫(yī)術,因深受資產階級民工革命浪潮,積極投身于反清革命的洪流之中,并立下了“我以我血薦軒轅”的誓言。1906年,魯迅看到國內同胞的愚弱,毅然棄醫(yī)從文,先后發(fā)表了好幾篇小說,如《狂人日記》、《阿Q正傳》、《藥》……以此喚醒國人麻木的靈魂??吹竭@里,我對魯迅更加敬佩了。
接著,我們又連續(xù)參觀了百草園、魯迅故居、魯迅祖居……但我最想參觀的還是三味書屋了。
“出門向東,不上半里,走過一道石橋,便是我先生的家了。從一扇黑油的竹門進去,第三間是書房。中間掛著一塊匾道:‘三味書屋’?!比稌菔菐资昵暗臅印B犐砗蟮膶в握f:“三味意為:讀經味如稻梁,讀史味如肴饌,諸子百家味如醯醢?!必蚁伦琅_上擺著一副活靈活現(xiàn)的《松鹿圖》,畫上古樹底下伏著一只梅花鹿,那是當年學生行禮的地方。兩邊的柱子上還有一副對聯(lián):“至樂無聲唯孝悌,太羹有味是讀書。”大概就是說明了生命、讀書的真諦吧。東北角便是魯迅用過的一張書桌,書桌上刻有一個“早”字,我從課本上了解到:當年魯迅父親生了病,魯迅為了照顧父親,上學遲到了。素以品行端正、教書認真著稱的壽鏡吾老先生嚴厲地說了這樣一句話:“以后要早到?!濒斞笡]有說什么,只是默默地在書桌上刻了一個“早”字。從此以后,魯迅就永遠沒有遲到過,并時時早,事事早,奮斗了一生。
走出三味書屋,天氣炎熱得很,我們便找了一個小吃店坐下,吃著金黃、香噴噴的臭豆腐,品著凉滋滋的冰綠豆湯,想著魯迅給予我們的道理,心情無比舒暢……
魯迅的故事作文1000字 第四篇
魯迅生于1881年9月25日,出生于紹興城內都昌坊口一個破落的士大夫家庭。魯迅原名周樹人,英年早逝,他是中國現(xiàn)代著名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魯迅自幼聰穎勤奮,三味書屋是清末紹興城里的一所著名的私塾,魯迅十二歲時到三味書屋跟隨壽鏡吾老師學習,在那里攻讀詩書近五年。魯迅的坐位,在書房的東北角,使他用的是一張硬木書桌?,F(xiàn)在這張木桌還放在魯迅紀念館里。
魯迅十三歲時,他的祖父因科場案被逮捕入獄,父親長期患病,家里越來越窮,他經常到當鋪賣掉家里值錢的東西,然后再在藥店給父親買藥。有一次,父親病重,魯迅一大早就去當鋪和藥店,回來時老師已經開始上課了。老師看到他遲到了,就生氣地說:“十幾歲的學生,還睡懶覺,上課遲到。下次再遲到就別來了?!?/p>
魯迅聽了,點點頭,沒有為自己作任何辯解,低著頭默默回到自己的坐位上。
第二天,他早早來到學校,在書桌右上角用刀刻了一個“早”字,心里暗暗地許下諾言:以后一定要早起,不能再遲到了。
以后的日子里,父親的病更重了,魯迅更頻繁地到當鋪去賣東西,然后到藥店去買藥,家里很多活都落在了魯迅的肩上。他每天天不亮就早早起床,料理好家里的事情,然后再到當鋪和藥店,之后又急急忙忙地跑到私塾去上課。雖然家里的負擔很重,可是他再也沒有遲到過。在那些艱苦的日子里,每當他氣喘吁吁地準時跑進私塾,看到課桌上的“早”字,他都會覺得開心,心想:“我又一次戰(zhàn)勝了困難,又一次實現(xiàn)了自己的諾言。我一定加倍努力,做一個信守諾言的人。”
后來父親去世了,魯迅繼續(xù)在三味書屋讀書,私塾里的壽鏡吾老師,是一位方正、質樸和博學的人。老師的為人和治學精神,那個曾經難魯迅留下深贏得記憶的三味書屋和那個刻著“早”字的課桌,一直激勵著魯迅在人生路上的繼續(xù)前進。
魯迅十七歲時從三味書屋畢業(yè),十八歲那年考入免費的江南水師學堂;后來又公費到日本留學,學習西醫(yī)。1906年魯迅又放棄了醫(yī)學,開始從事文學創(chuàng)作,先后在北京大學、北京師范大學等學校教過課,成為中國新文學運動的倡導者。魯迅是中國文壇的一位巨人,他的著作全部收入《魯迅全集》,被譯成五十多種文字廣泛地在世界上傳播。
魯迅的故事作文1000字 第五篇
魯迅無疑是近百年中國文壇中最具份量的作家,然而對我們而言,卻象是一個“戴著面具的陌生人”。
怎么會這樣呢?中學課本中魯迅的文章是所有作家中最多的,選修中又有蕭紅詳細寫魯迅先生生活狀態(tài)的文章,“陌生”又從何談起呢?
最后要看讀者。無論你愛或不愛,作品畢竟就在那里,而讀一遍與讀十遍的效果肯定大相徑庭。除了讀者主觀的原因外,客觀因素也不容忽視。畢竟每個人的經歷、志趣、愛好不同,再加上讀幾十年前的文章,自然會感到生疏,不適應,沒多大興趣。(這點朱自清的《背影》更突出,很多學生都認為文章并不很好)
我一開始讀魯迅也是如此,不僅覺得他的文字晦澀,而且出于一種反抗權威的心理,認為他只是徒具虛名。相比于魯迅,徐志摩那樣的文字顯得更親切,更容易抓住初次見面的讀者的心。后來知道魯迅與徐志摩、梁實秋等人均有“交鋒”,語文課本甚至不錄梁實秋的文章,這令我又平添了幾分厭惡,當然那時并不知道他們因何而交鋒,也不了解文字與政治、階級、立場掛鉤。后來看了《狂人日記》,課本中學了《藤野先生》,又看了《朝花夕拾》,逐漸認可了魯迅的文字。然而真正的轉折卻在《祝?!?。
《祝福》里冷冷的筆調,祥林嫂凄慘的經歷,“我”優(yōu)柔而糾結的內心。這篇小說是可以真正讓不同的讀者從自己內心產生不同共鳴的文章,昭示出的人性善惡才是可以不朽的東西。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币苍S我們與魯迅相距太遠,經歷相差太多,又隔著迷霧與面具。用心讀,總會讀出與他人不同的感受。
魯迅的故事作文1000字 第六篇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魯迅先生的這句話,是他一生最真實的寫照。
記得二、三年級時,我曾去過魯迅先生的故居,那時候我從未讀過魯迅先生的一本書甚至一篇文章,所以看不懂他故居的任何一點東西。之后,爺爺對我講了一點魯迅先生的事,問著爺爺魯迅是誰?魯迅是干什么的這些問題。當時我不知道在魯迅二字后的先生是什么意義,而現(xiàn)在,我明白了。
魯迅先生用患了妄想癥的狂人,道出了舊社會人吃人的本性,在衣衫襤褸的人力車夫面前覺得自己十分渺小在如此黑暗的社會上,一生正直的魯迅先生面對政府對無數(shù)人民的壓迫是那么的無奈他的文章讓許多人明白了社會上的真相,但還有那么多人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對此這位一代偉人只能長嘆一聲運交華蓋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頭,他得用破爛的氈帽氈遮著自己走過鬧市,就像漏水的船只運酒那般危險。
在這樣黑暗的環(huán)境里,魯迅先生寫出了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他還寫了許多名留千古的作品,如《野草》、《朝花夕拾》等,魯迅先生僅55歲,一生很短暫,但是他為世人留下了700多萬字的不朽著作,他英勇戰(zhàn)斗的一生的革命精神鼓舞著千百萬人民。魯迅先生的一生是為無產階級的解放事業(yè)光輝戰(zhàn)斗的一生。
魯迅先生一直是一位清醒而勇猛的戰(zhàn)士形象立于世人面前的,他抨擊封建制度和封建禮教,揭露他們吃人的本質。他同情關注弱者,道出他們不能、不知甚至不愿道出的委屈和悲哀。生命不息,戰(zhàn)斗不止是他最真實的寫照,是對他一生最深刻的評價。
1936年8月1日,魯迅先生因患病體重已降到78。7斤,肺部發(fā)炎潰爛面積已達到4/5,肋膜間積水,高燒不退,8月7日一位日本醫(yī)生第一次為他抽出了內膜積水就達200毫升。一位肺病專家為魯迅先生檢查身體時十分驚詫,若是別人五年前就死去了,而我們這位堅強的戰(zhàn)士還在與病魔斗爭,他不向病魔屈服,依舊忍著病痛繼續(xù)工作,在他逝世一周前他還抱病參加了展覽會,逝世前三天還為曹靖華的新作寫了序言;逝世前1小時,他還在寫文章
9日,魯迅先生寫雜文《死》時,正面臨生命的危險,他沒有屈服,雖然他連床都起不來,但他把自己的健康拋在腦后,因為他知道人總是要死的,但死的意義不同,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
在先生的遺言里,他對親人和朋友說忘了我,開始新的生活吧!可人們又怎么能忘了他?!他們永遠記得,有一位老人,一張消瘦的臉龐,透露著剛毅與堅強;一頭不屈的硬發(fā),根根顯示著與惡勢力不調和;兩道犀利的目光,仿佛能刺透那沉沉的黑夜。這束光是永恒的,這位先生從不把個人的生死放在心上,因為他們把自己的一切包括生命都獻給了革命事業(yè)。
- 上一篇:小學生作文五年級博物館(精選35篇)
- 下一篇:假如我是哈利波特作文兒(精選18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