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xué)作文一年級作文二年級作文三年級作文四年級作文五年級作文六年級作文初中作文初一作文初二作文初三作文高中作文高一作文高二作文高三作文中考作文高考作文50字作文100字作文150字作文200字作文250字作文300字作文350字作文400字作文450字作文500字作文550字作文600字作文650字作文700字作文750字作文800字作文900字作文1000字作文1500字作文2000字作文3000字作文4000字作文5000字作文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看圖作文讀后感觀后感散文詩歌日記周記書信演講稿筆記寫人作文寫事作文寫物作文
讀吳姐姐講歷史有感作文(精選10篇)
讀吳姐姐講歷史有感作文 第一篇
暑假里,我讀了《吳姐姐講歷史故事》這本書,我感悟頗深。
這本書講述了遠(yuǎn)古,前207年的故事,其中,我最喜歡的是《管鮑之交》。
當(dāng)時,齊襄公荒淫無道,引起內(nèi)亂被殺。管仲對公子小白*了一箭,自以為把他*死了,連忙讓公子糾回齊國??烧l知公子小白沒死,還被擁立為王,就是歷史上有名的齊恒公。齊恒公要處死管仲,可聽了鮑叔牙的勸說之后,他又立管仲為相。從此,齊國經(jīng)濟(jì)繁榮、*力強(qiáng)盛、*清明。
春秋時代有“五霸”,就是五個*上稱霸的君主。五霸中的第一人就是齊恒公,可是齊恒公能夠稱霸是靠管仲的輔佐,如果沒有管仲,齊恒公就成不了霸業(yè),不過,管仲如果沒有他的朋友鮑叔牙,管仲也無法建立他的事業(yè),管鮑之交是歷史上的一件美談。
齊恒公心胸寬大,不念舊日的仇恨,任用管仲為相。管仲知恩圖報,因為他知道,如果沒有鮑叔牙的幫助,他不可能有今天的績業(yè)。鮑叔牙寬容大量,管仲三次出去做官,三次免職,他不譏笑管仲無能,他知道那是管仲沒有遇上好的國君;管仲三次參加戰(zhàn)爭,三次因戰(zhàn)敗而逃亡,他不認(rèn)為管仲怯懦,他知道管仲還有老母,不能輕易犧牲生命……
管仲之賢固然難得,鮑叔牙的知人才是更難得呀!所以我們要學(xué)習(xí)管仲的知恩圖報,更要學(xué)習(xí)鮑叔牙的寬容大量。
讀吳姐姐講歷史有感作文 第二篇
細(xì)細(xì)品讀了臺灣女作家吳涵碧寫的《聽吳姐姐講歷史故事》這本書,全套一共15本,可謂是感觸多多,也收獲頗多。
書中的歷史故事精彩又豐富,深深吸引了我。上起遠(yuǎn)古,不終明代中葉,吳姐姐選取漫長歷史中富于教益的人和事,寫成了一系列輕松而富于情致的短篇故事。故事之間相互勾連、前后貫通,連綴起來,即成一部規(guī)模頗大的中國通史。《石蠟殺子大義滅其》是我喜歡的故事之一。
衛(wèi)莊公有個寵愛的小兒子——州吁。他有一個好朋友叫石厚。兩人經(jīng)常結(jié)伴出游找百姓麻煩。為此,石厚被父親打了50大板,從而離家出走。
衛(wèi)莊公去世后,長子衛(wèi)恒公繼位,州吁不服氣。這時,恒公要去為周平王吊喪,石厚便獻(xiàn)上一計。
第二天,州吁虛情假意的迎來恒公。酒宴開始,州吁故意把酒杯摔碎,叫人去換時,州吁到恒公背后抽出短劍猛刺,當(dāng)場一命嗚呼。
百姓們十分討厭州吁,為了增加他的向心力,州吁決定攻打鄭國,可依舊沒用。石厚想找父親幫忙,石蠟便施了一計謀。
石厚和州吁去參拜陳國太廟被抓,石蠟大義滅親殺了州吁和石厚。
石蠟大義滅親,不因為石厚是親生子就對他心慈手軟,就包庇他。石厚也是罪有應(yīng)得,他多次出主意害百姓,讓衛(wèi)國民不了生。面對這樣的不孝之子。石蠟更是應(yīng)該從重發(fā)落。
讀完這本書,不僅了解了這段歷史,還從歷史中懂得了做任何事情都不能因為自身原因而做出錯誤的選擇,要公私分明的道理。
讀吳姐姐講歷史有感作文 第三篇
7歲生日那天,畢阿姨送給我一套書——《吳姐姐講歷史故事》。我非常高興。因為對于這本書,我并不陌生。從一年級起,我們的班主任王老師就經(jīng)常用這本書里的`故事教育我們。
自從有了這本書,我每天放學(xué)回家,做完功課的第一件事就是捧起它。從盤古開天辟地,到劉邦項羽楚漢爭霸;從文景之治到漢武帝抗擊匈奴;從三國之亂到隋唐統(tǒng)一;從兩宋衰亡到元朝興起;從紅巾軍起義到海瑞罷官,吳姐姐用一個個故事把歷史前后貫通起來,形成了一部規(guī)模頗大的中國通史。
當(dāng)我讀到漢朝部分時,我仿佛看到了愛民如子的漢武帝,馳騁疆場,抗擊匈奴。我更佩服張騫鍥而不舍的精神,因為他,才有了連接中國和歐洲的絲稠之路。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fēng)流人物。”每當(dāng)吟誦起這首詞,我就想起了蘇軾。因為這套書,我又對蘇軾有了更多的了解。我不僅喜歡他的才華,更喜歡他的幽默風(fēng)趣。他和好友的“三白飯”和“三毛飯”的故事,每每想起都讓我笑得肚子疼。
《吳姐姐講歷史故事》這套書,不僅讓我知道了很多的歷史故事,還讓我知曉了中國各個歷史朝代的興衰和更替。從弱小到強(qiáng)大,從強(qiáng)大變成弱小,再從弱小直至滅亡,幾乎每個朝代的興旺和弱小都取決于當(dāng)時統(tǒng)治的君主。
這套書中的英雄豪杰更是數(shù)不勝數(shù):誓死不降,寧愿十九年牧羊的蘇武;心系國家,以死明志的屈原;抗擊金兵,精忠報國的岳飛;率領(lǐng)戚家軍,讓倭寇聞風(fēng)喪膽的戚繼光,他們的愛國精神和勇氣讓我佩服不已。每逢讀到這些,我就深深懂得吳姐姐的話:我們要愛自己的祖國,無論身在何處。作為中國的孩子,我們要為中國爭氣!
歷史小故事10-22
讀吳姐姐講歷史有感作文 第四篇
最近我看了一本書,名字叫《吳姐姐講歷史故事》,這本書中講了各個朝代的人物。今天,我就給大家講講隋唐時期的一個人——李密的故事。
李密的祖父李曜是周朝蒲山公,父親李寬是隋朝的上柱國,家世顯赫。但煬帝對李密很厭惡,不允許他當(dāng)宿衛(wèi)。于是,李密便潛心讀書。楊素非常贊賞李密的才能,于是便把李密請到家中,給他兒子做榜樣。后來因為煬帝對楊素起了疑心,所以楊素在生病時不肯吃*,不久便死了,楊玄感發(fā)動了歷史上有名的“楊玄感之亂”。而李密是楊玄感重要的*師。楊玄感兵敗后,李密趁著一次機(jī)會逃之夭夭。后來,李密想要投靠領(lǐng)袖中最強(qiáng)的翟讓。于是,他就結(jié)交了翟讓的*師,讓*師在翟讓面前推薦他。李密在翟讓面前展示了自己的才智,翟讓自認(rèn)為比不上李密,甘心讓位。可是李密反而忘恩負(fù)義,殺了翟讓,因為他怕翟讓改變主意,把位子讓給翟寬。
因為李密的忘恩負(fù)義和心胸狹窄,使他走上了一條不歸之路。最終,在眾叛親離的情況下,李密中伏而亡。
所以,縱然我們有天大的本領(lǐng)、最聰明的頭腦,也必須以德服人、寬厚待人、懂得感恩,才能成就自己的夢想,否則會像李密那樣走上一條害人害己、自我覆滅的不歸路。
讀吳姐姐講歷史有感作文 第五篇
每一段歷史都蘊(yùn)涵著值得我們學(xué)習(xí)的道理,現(xiàn)在,讓我們打開這個知識大寶庫,去領(lǐng)悟隋唐時代中的道理吧!
隋唐時代,我認(rèn)為可以從中吸取教訓(xùn)或懂得道理的有:隋煬帝、宇文化及、唐太宗。隋煬帝的故事有何道理?聽一聽吧:煬帝開運(yùn)河、造鳳船、乘龍舟游江南。在宮中沉湎于美色,吃酒吃肉,搜剮民脂,提高稅收……但不久后,他就被部下宇文化及殺害。由此可見,快樂只是一時的,如果你只顧快樂,那么不久后,不祥的事就會降臨。
第二位宇文化及殺煬帝時,說是為民除害,結(jié)果在他掠取大片土地之后,自己的為人還是像隋煬帝一樣,終究還是成為了人民的禍害。這就相當(dāng)于一個人嘴上說得好,就是不去做,這就教育我們要說到做到。
唐太宗吸取隋王朝滅亡的教訓(xùn),接納賢能人才,虛心接受臣子的批評,把國家治理的很好,開創(chuàng)了“貞觀之治”。 虛心接受批評、勇于改正錯誤是條很重要的道理。
歷史是一個真正的知識大寶庫,我們通過對歷史的學(xué)習(xí)和了解,可以從中獲取經(jīng)驗教訓(xùn),增長見識。我喜歡歷史。
讀吳姐姐講歷史有感作文 第六篇
歷史,仿佛是古人留給我們的一面明鏡,讓我們看到前輩的豐功偉績,看到當(dāng)時社會風(fēng)云的種種教誨。看看歷史,使人明智。其實(shí)歷史并非那么遙遠(yuǎn),它可以與當(dāng)今社會融會貫通,讓我們少走彎路,指導(dǎo)我們前行。
書中的歷史故事太精*、太豐富了,讓我愛不釋手。從開天辟地開始,就深深吸引了我。我佩服管仲、孟子、藺相如、張良等人物的智慧,我同樣也欣賞程嬰、荊軻、田橫等英雄人物的氣概。愛民如子的漢武帝,至圣先師——孔子。歷史上還有不少壞人,如殘忍的紂王、烽火戲諸侯的周幽王、*險的龐涓、春秋五霸等。
歷史是多么的滄桑!但從滄桑中,我們也能找出一些規(guī)律來:每個國家的開始都是弱小的,但是經(jīng)過賢明君主的治理,便逐漸強(qiáng)大起來,隨著國家的逐漸強(qiáng)大,許多君主逐漸驕傲起來,疏遠(yuǎn)賢臣,親近小人,最后國家由強(qiáng)大漸漸衰落,最后走向滅亡。新的王朝就取而代之,并又逐漸強(qiáng)大,逐漸弱小,最后又滅亡了……
讀了《吳姐姐講歷史故事》使我懂得了許多的道理。其中之一就是:不能因人的身份而鄙視或仰慕某人,要親賢遠(yuǎn)佞,明辨是非,做一個真正的君子!
讀吳姐姐講歷史有感作文 第七篇
《吳姐姐講歷史故事》是由吳碧涵編寫的,主要記載了中國自古以來發(fā)生的事。其中我對張核銷這個歷史人物很感興趣。張儀是魏國人,因為口才非常好,對事物有獨(dú)特的見解,所以到昭陽家里做門客,最后到了秦國幫助秦王,在秦國是他成功的化解了“六國合縱”攻打秦國的危機(jī),并且憑他過人才出使各國,各上擊破,幫助秦吞并了其余六國。
張儀很有才華,但經(jīng)常被人誣陷,這是為什么呢?我認(rèn)為應(yīng)該是張儀才華非凡,得到了秦王的賞識,其他人都很羨慕他,再加上他說話特別直接,有時會不顧及別人的感受,所以被有心人拿捏了把柄,找機(jī)會陷害他了。
有很多才華非凡的人,他們卻在生活上處處樹敵,這就是因為他們不會為人處事,在與人交往中不注意照顧別人的感受,所以交不了什么真心朋友。
做人要謙虛,就算你才華橫溢,是難得的人材,但要是因為驕傲,錯失了很多的機(jī)會,你的才華就浪費(fèi)了。
為人處事的道理是在適當(dāng)?shù)臅r候要懂得進(jìn)退,堅持原則的同時也有照顧對方的感受,學(xué)會欣賞別的優(yōu)點(diǎn),在與別人有爭執(zhí)時學(xué)會有理服人,以情感人。
張儀當(dāng)時如果聽從別人的建議,交更多的朋友,他的成就可比現(xiàn)在大得多。我們也要吸取張儀的教訓(xùn),才能獲得成功。
這個世界不可能有十全十美的人,我們要學(xué)會保持自己的優(yōu)點(diǎn),改善自己的不足,《吳姐姐講歷史故事》為本書從客觀的角度出發(fā),對歷史人物的優(yōu)點(diǎn)缺點(diǎn)一一剖析,值得大家都來閱讀。
讀吳姐姐講歷史有感作文 第八篇
這套書是畢阿姨送我的7歲生日禮物。得到之前,我已向往許久,因為從一年級剛上學(xué)的時候,我的班主任王老師一直給我們講這套書里的故事。
書中的故事太精彩了,讓我愛不釋手,我每天放學(xué)回家做完功課的第一件事就是看它。從盤古開天辟地,到夏商周。再到漢,到唐宋元明清。吳姐姐用一個個故事把歷史前后貫通,詼諧風(fēng)趣,易于理解.
當(dāng)我看到漢朝那本時,我仿佛看到了愛民如子的漢武帝,知道了為什么我們叫漢族。我佩服張騫鍥而不舍的精神,因為他,才有了絲稠之路。
我愛上蘇軾的詞,也是因為看了這套書,喜歡他的才華,他的幽默風(fēng)趣。,他和好友的“三白飯”和“三毛飯”,每每想起都讓我笑得肚子疼。
這套書讓我了解到了朝代的更替。從不強(qiáng)大到強(qiáng)大,從強(qiáng)大變成弱小,從弱小到滅亡,興旺和弱小都取決于當(dāng)時統(tǒng)治的君主。就像因為有虛心納諫的唐太宗,才有了守正不阿的魏征。
但讓我記憶最為深刻的還是書中那誓死不降,寧愿十九年牧羊的蘇武,以死明志的屈原,精忠報國的岳飛,讓倭寇聞風(fēng)喪膽的戚繼光,他們的愛國精神和勇氣讓我佩服不已。讀到這些,我明白了吳姐姐的話:我們要愛自己的祖國,無論身在何處。作為中國的孩子,我們要為中國爭氣!
歷史是一面明鏡,讀歷史,使人明智。就像書中唐太宗說的一句話: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人為一面鏡子,可以知道往來興替的道理,以人為鏡,可以自鏡中看出自己的得失。
讀吳姐姐講歷史有感作文 第九篇
在上個學(xué)期該放寒假的時候,楊老師帶著幾個同學(xué)去了我們學(xué)校的圖書館里借了書,這些書的名字就叫做《吳姐姐講歷史故事》老師拿了兩種,一種寫的是唐五代,另一種寫的是隋唐。我拿的是唐五代。
隋唐給我的印象很深 。讀完了這本書,讓我知道了許多隋唐時的英雄,如:秦瓊、尉遲恭、程咬金、李世民、房玄齡等······還讓我知道了許多惡人,如:嫉妒心強(qiáng)的獨(dú)孤后、狡猾奸詐的楊廣······
讓我印象很深的是《新年的突襲》這一篇。這個故事講了:隋朝大軍一直想渡過長江去攻打xxx,可是一直找不到時機(jī)。隋朝有一名大將叫做賀弼若。他趁著過年的時候,帶著隋軍悄悄地渡了江,去攻打xxx。雖然陳朝人聽見有整軍上馬的聲音,卻懶得去查個究竟。就這樣隋軍就輕而易舉得拿下了采石。
之后,楊廣和楊素一起陷害了xxx,使楊廣當(dāng)上了太子。到了五百零四年的時候,隋文帝(也就是楊堅)得了重病,不久后又得知xxx是被陷害的,準(zhǔn)備廢掉楊廣。楊廣得知后就把文帝殺害了,楊廣登上了王位。之后,人民們不滿楊廣的殘暴,紛紛起義,最后楊廣被令狐行達(dá)用他的絲巾把他殺死了。之后,李淵得到了王位建立了唐朝。
這本書非常好看,你一定要看哦!
讀吳姐姐講歷史有感作文 第十篇
最近,媽媽給我買了一套歷史書,名叫《吳姐姐講歷史故事》,一共有15冊。這冊書主要講從遠(yuǎn)古到今天207年的歷史故事。本書共有68個歷史故事。歷史,仿佛是古人留給我們的一面明鏡,讓我們看到一個人的真面目,讓我們看到一個人的丑與惡,讓我們看到前輩的豐功偉績,看到當(dāng)時社會風(fēng)云的種種教誨??纯礆v史,使人明智。其實(shí)歷史并非那么遙遠(yuǎn),它可以與當(dāng)今社會融會貫通,歷史就像一盞燈,讓我們少走彎路,指導(dǎo)我們前行。
書中的歷史故事太精彩、太豐富了,讓我愛不釋手。從開天辟地開始,就深深吸引了我。我佩服管仲、孟子、藺相如、張良、杜甫、李白、白居易等人物的智慧,愛民如子的漢武帝,至圣先師——孔子。歷史上還有不少壞人,如殘忍的紂王、烽火戲諸侯的周幽王、陰險的龐涓、春秋五霸、籃臉盧杞等。
這些書中我最喜歡的一個故事是顏杲卿的故事?!凹诧L(fēng)知勁草,板蕩識忠臣?!蔽抑v的是安史之亂之間的故事,在朝廷之中有許多大臣望風(fēng)披靡,紛紛投降安祿山,但也有些人忠肝義膽之士,張巡、許遠(yuǎn),今天我要講的是顏杲卿、顏真卿的故事。
顏真卿早就看到安祿山想造反,有所防備,果不其然,安祿山造反了,就顏真卿一個地方守住了,唐玄宗大為高興。顏真卿的伯叔顏杲卿,也抵抗安祿山,兩人暗中聯(lián)絡(luò)。顏杲卿率兵三十萬,一時間,紛紛殺掉賊人守將。安祿山惱火極了,在天寶十五年(756年)派大將史思明前往常山。常山兵少,眾寡不敵,不到幾天,就攻破了,安祿山派人把顏杲卿帶到洛陽,親自審問,顏杲卿一路上吃進(jìn)了骨頭,但一到那個地方,破口大罵安祿山,安祿山氣急敗壞,把他綁到柱子上,一刀一刀割著他的肉,顏杲卿忍受疼痛,到生命最后一口氣,依然破口大罵,這就是顏真卿的詔書上所說的,卿之一門,義冠千古?!@就是我們中華名族的浩然正氣。
歷史是多么的滄桑!但從滄桑中,我們也能找出一些規(guī)律來:每個國家的開始都是弱小的,但是經(jīng)過賢明君主的治理,便逐漸強(qiáng)大起來,隨著國家的逐漸強(qiáng)大,許多君主逐漸驕傲起來,疏遠(yuǎn)賢臣,親近小人,最后國家由強(qiáng)大漸漸衰落,最后走向滅亡。新的王朝就取而代之,并又逐漸強(qiáng)大,逐漸弱小,最后又滅亡了……
讀了《吳姐姐講歷史故事》,我懂得了許多的道理。其中之一就是:不能因人的身份而鄙視或仰慕某人,要親近賢臣,明辨是非,做一個真正的君子!
- 上一篇:和朋友去公園拍照玩作文(精選8篇)
- 下一篇:一件快樂的事500作文30篇
